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在以市场为基本运行机制的经济社会中,市场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形成商品或要素的市场价格,而市场价格的高低又成为引导经济社会资源流动的风向标。
需求¶
需求的概念¶
需求的定义¶
一件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来源于家庭或者消费者的欲望,表现为对该商品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无疑是商品的价格。
在某种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一个给定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称为这一价格下的需求量。
一种商品的需求反映了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可以简单地表示为价格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重点
消费者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特征: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
只具有购买意愿而不具有购买能力的不意味着具有了需求。需求强调购买意愿的有效性,及具备支付能力的有效需求。
需求的表示¶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来表示。
价格(元/千克) | 需求量(千克) |
---|---|
14 | 2 |
12 | 5 |
10 | 8 |
8 | 11 |
6 | 14 |
4 | 17 |
左表为需求表,从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每一个可能价格该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
右图为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更为直观,也更便于理论分析。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也可以更一般地用需求函数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反映了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用\(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Q^d\)表示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可以表示为:
作为一个特例,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像右下方倾斜的直线,那么需求函数具有线性形式:
式中\(\alpha\)和\(\beta\)都是大于0的常数。在理论分析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为了揭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而非严格的数量关系,通常会为了简单将需求函数表示为线性形式。
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的含义¶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量通常会随着该商品价格的变动呈现出一定的典型特征。
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就会越少;反之,价格越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就会越多。
需求的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
需求规律的解释¶
需求规律可以从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两方面来解释。
从购买意愿来看,在其他商品价格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这种商品相较其他类似商品变得昂贵,人们会减少对这种商品的购买欲望,而提升对其他类似商品的购买欲望。
从购买能力来看,在消费者收入水平不变时,商品价格提高使得消费者的相对收入减少,从而降低消费者对该商品的购买能力。
需求曲线的特例¶
如果一个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满足需求规律,则需求曲线回想右下方倾斜。但有时实际需求曲线并不满足需求规律。
当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时,如左图。这一情形下,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都保持不变。例如一个家庭对食盐的需求。
当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时,如中图。这一情形下,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变动极为敏感。价格低于现有价格时,消费者的需求趋于无穷大;价格高于现有价格时,需求直接减少为零。例如黄金等保值性高的奢侈品。
当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时,如右图。消费者的需求随着价格的升高而增加。早在1845年,英国统计学家吉芬发现,由于爱尔兰发生饥荒,土豆的价格急剧升高,但土豆的价格没有减少反倒增多了。由于与需求规律相悖,这种现象被称为吉芬难题,相应的这类商品也被称为吉芬商品。
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
在对需求的定义中,一个隐含的条件就是除了商品价格外其他条件不变。除了商品价格之外的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发生变动,对需求量造成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水平、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预期以及政府的政策等等。
消费者的偏好¶
偏好是指消费者对商品的喜好程度,它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偏好是消费者需求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但由于偏好因人而异,所以在对需求进行一般性讨论时,通常假定消费者的偏好保持不变。
创建日期: 2023年11月15日 17:30:52